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劉大帥
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于立潮 攝
近年來,自加熱方便食品日漸風靡,特別是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自發(fā)熱食品以其便捷、速食的特點備受青睞。但是,新聞報道中因自熱食品產生的傷人事故也在提醒大家吃自熱食品還是得“悠著點”。那么,自熱食品發(fā)熱包“威力”有多大?濟南時報·新時報“真相2.0欄目”通過模擬實驗為您尋找答案。
危險實驗,請勿模仿
【實驗準備】
自熱小火鍋(含發(fā)熱包)、礦泉水瓶、水、測溫槍、膠帶等
實驗一:
當包裝盒通氣孔被堵住時,自熱小火鍋會發(fā)生什么?
【實驗步驟】
1.消防員打開自熱小火鍋,取出盒內物品后將發(fā)熱包放回盒中;2.向盒中倒入適量清水,將盒蓋扣緊,并用膠帶封住上方通氣孔;3.觀察此時自熱小火鍋形態(tài),并使用測溫槍對包裝盒進行測溫。
【實驗結果】
從消防員將水倒入盒中到用膠帶封住上方通氣孔,整個過程大約半分鐘,能看到通氣孔被封住后,包裝盒蓋迅速鼓起,同時有大量蒸汽從包裝盒縫隙沖出,還伴有“滋滋滋”的聲音,使用測溫槍進行測溫,此時包裝盒外部溫度約為85℃。
實驗二:
密閉容器內使用發(fā)熱包,會發(fā)生什么?
【實驗步驟】
1.消防員取一袋發(fā)熱包,剪開包裝后,將包內粉末倒入空礦泉水瓶中;2.向礦泉水瓶中倒入適量清水,迅速將瓶蓋擰緊;3.將擰緊瓶蓋的礦泉水瓶靜置在桌面上,觀察瓶子狀態(tài)。
【實驗結果】
礦泉水瓶靜置數秒后,瓶身迅速膨脹擴大,幾分鐘后,底部被撐圓的礦泉水瓶無法保持站立,歪倒在桌面上。第15分鐘,伴隨“砰”的一聲巨響,礦泉水瓶突然炸裂成兩段和一些碎片。
【實驗分析】
遇水就發(fā)熱為何發(fā)熱包有如此大“威力”?
自熱小火鍋之所以能自熱,最關鍵的就是包裝內附帶的巴掌大小的發(fā)熱包。發(fā)熱包的包裝上通常有“禁止食用”“禁止熱水”和“遠離明火”等標識。
發(fā)現發(fā)熱包遇水后能釋放出大量的熱,上述實驗中,我們在特定條件下展示了自熱食品中發(fā)熱包的“威力”,為什么巴掌大小的發(fā)熱包能有如此“威力”呢?
一般來說,自熱食品的發(fā)熱包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氫鈉、鐵粉、鋁粉等。當我們把發(fā)熱包放入水中,發(fā)熱包中的生石灰(碳酸鈣)遇到水就會產生化學反應,生成熟石灰(氫氧化鈣)產生大量熱量。此外,發(fā)熱包中的鋁粉、鐵粉、碳酸氫鈉等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會放出大量熱量,有時還會釋放出氫氣等可燃氣體。
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熱量被放出,在密閉空間內空氣不斷升溫,升溫可達150℃以上,蒸汽溫度可達200℃。此前有媒體報道,市民在食用自熱火鍋時方法不當,發(fā)生爆炸致受傷的案例。
參與實驗的消防員介紹,自熱食品的發(fā)熱包中多種成分同時發(fā)生化學反應,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加熱包發(fā)生反應后產生的蒸汽溫度很高,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將人燙傷;外包裝上的的通氣孔一旦被堵住,大量水蒸氣和氫氣在包裝內產生并膨脹,會導致爆炸,極易造成燙傷。另外,由于其成分化學反應后可能會釋放氫氣等可燃氣體,在密閉空間中使用,遇上火源,可能會有爆燃風險。
【相關提醒】
自熱食品有危險用它之前還得“悠著點”
由于加熱包內化學物質的復雜和不穩(wěn)定性,消防員提醒市民,在食用自熱食品前一定要按照說明,小心謹慎地進行加熱程序:
1.加熱包產生化學反應只需要常溫的水就完全足夠,切忌為了求快而將熱水倒在加熱包上,熱水會引發(fā)劇烈沸騰,可能產生危險。
2.自熱食品蓋子上有透氣孔,使用時一定要確保透氣孔打開,讓它有個泄壓的地方。
3.在進行加熱時,包裝底部的溫度極高,要將自熱食品放在耐熱物體的表面上。
4.使用完發(fā)熱包丟棄前要讓它與水充分反應,如果不確定可以考慮用塑料袋扎好再丟,否則有水分或者雨水進到窄小的垃圾桶內反應產生氫氣,雖然氫氣量小而且易擴散,但產生的氫氧化鈣具有腐蝕性。
5.“自熱食品”屬于航空危險品,在乘坐飛機時,千萬不要攜帶或托運此類食品。此外,要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防止兒童盲目使用發(fā)熱包發(fā)生危險。
【真相報告】
自熱小火鍋一類的自熱食品,其用來加熱的發(fā)熱包主要成分為生石灰、碳酸氫鈉、鐵粉、鋁粉等物質,這類物質遇到水時可產生化學反應,釋放大量的熱,如果操作不當,可能發(fā)生爆炸或灼傷。在日常食用自熱食品時,應注意嚴格按照說明書來使用,避免堵塞通氣孔,如遇玻璃餐桌,最好在下方鋪隔熱墊,避免發(fā)生不必要的危險。
特別鳴謝:濟南市槐蔭區(qū)消防救援大隊
近日,濟齊路向西下穿京滬鐵路段工程已經打通,京臺高速改擴建跨越濟齊路的最后一節(jié)箱梁吊裝也已完成,跨越濟齊大道的京臺高速橋由兩孔增加到四孔。建成通車后,從齊河黃河大橋到濟南西站僅需要10多分鐘,德州、聊城與濟南將進一步融合。[詳細]
5月30日,位于濟南緯十二路的明星電影院正在進行封閉修繕。據了解,電影院是一座有著67年歷史的文保建筑,經歷數次變遷后,近日這座老建筑再次進行整體修繕,未來這里將作為文化旅游項目對外開放。[詳細]
“孩子小鎮(zhèn)”的動力小火車吸引了不少孩子乘坐 新時報首席記者王鋒 攝 5月30日,南部山區(qū)黃鹿泉村山景小鎮(zhèn)田園綜合體正式開門納客。2019年12月,黃鹿泉村山景小鎮(zhèn)田園綜合體項目獲得2019年省級田園綜合體創(chuàng)建資格,該項目還入選了山東省2018年《鄉(xiāng)村振興“十百千”工[詳細]
5月27日,在濟南市兒童福利院,趙長美在照顧孩子們。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這些被安排家庭寄養(yǎng)的孩子被接回福利院,90后特教老師福白成了他們的“媽媽”。每天中午,孩子們會睡一會兒午覺,院里的教育、康復科還沒恢復,但只要天氣好,“媽媽”們就會帶著孩子們出來曬[詳細]
“以前從沒中過這么大的獎,我覺得我這次的運氣真的挺好!5月31日,海報新聞濟南用戶牛先生在“學習強國”山東學習平臺聯手海報新聞客戶端共同推出的學習積分刮獎活動中,喜中華為筆記本大獎。[詳細]
31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濟南市商務局獲悉,濟南市第三期500萬元電子消費券來了,將于6月1日10點在支付寶開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