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趙曉丹
責任編輯:曹亮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 李開元 報道
“學高為師,身正是范;責任在肩,認真勤勉”是歷城區(qū)鮑山學校高級教師王梅許下的諾言。從教37年,擔任班主任30年,向陽而生的“金色葵花”班級,連續(xù)24次獲得校優(yōu)秀班集體,堪稱鮑山教育界的一個傳奇。
歲月可以帶走青春的年華,卻帶不走青春的心態(tài),55歲的王老師,退休手續(xù)已經(jīng)辦完,但學校需要她工作到期末,于是她二話不說,藏起退休證,依舊堅守在陣地上——她所熱愛和深耕的語文課堂。三十七年來,她所教班級語文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她的學生,熱愛語文,向陽而生。王老師用一生的智慧,和內(nèi)心的堅守,把眉眼的滄桑和歲月郁積的霜雪,在已有皺紋的臉上綻放成笑意盈盈。她說,熱愛不懼歲月悠長。鮑山老師們說:時光從不敗美人,娉婷一株梅,37載芳華過,愛也如故,香也如故。
熱愛不懼歲月悠長,三十年“老班”是她最閃亮的標簽
王梅說,自己特別感恩四十年前的那次遇見,讓她與三尺講臺結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緣,之后“學高為師,身正是范”便是用37年的生命兌現(xiàn)的諾言,“責任在肩,認真勤勉”也成了37年不曾放下的執(zhí)念。
“每天清晨我沐浴著灑向大地的第一縷陽光走進校園,披著落日的余輝甚至伴著星星與月亮踏上回家的路,為的是一種責任,更是為那份師者的踏實與心安?!蓖趺氛f。
從教三十七年,當班主任三十年。十八歲踏上講臺的那一刻,從學生成為一名教師的同時也成了名孩子王——班主任。在三十年的教書育人中,王梅堅持立德樹人為導向,以慈母般的愛與師者的嚴謹相結合,突出精細化管理,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啟迪學生,教育學生。
在班級管理中,王梅支持以活動為載體塑造學生的人格,如“文明從腳下起步”主題教育活動、愛國主義教育讀書活動、 “文明班級”創(chuàng)建活動等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把目光從書本移向更遼遠的前方。
在王梅看來,讀書一方面是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積淀的一個過程,另一方面這些優(yōu)秀文學作品也是學生學習做人的一面鏡子。通過讀書,讓學生“回歸精神家園”,受到一種心靈的震撼,感受真善美的魅力。在“老班”的工作內(nèi)容中還包括“全科知識競賽”“詩歌朗誦會”“詩詞大會”“漢字聽寫大賽”及定期“閱讀之星”等活動。開卷走山川,不僅是墨香中浪漫的神游,更是人生高度的提升。
在班主任工作中,王梅不忘“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的教育初心,讓熱愛勞動、尊敬師長、文明禮儀、遵章守紀、團結合作等七彩陽光灑滿學生人生之路。于是,她每學期都在班級評選紅色學習之星、橙色文明之星、黃色勞動之星、藍色才藝之星、紫色進步之星、綠色創(chuàng)新之星及金色守紀之星,頒星時刻隨之成為了孩子們的高光時刻。
連續(xù)24年獲校優(yōu)秀班集體,“金色葵花”成為鮑山永遠的神話
葵花向陽而生,堅定而執(zhí)著,象征著健康、快樂、活力,和積極的心態(tài),所以王梅帶的班級都取名“金色葵花”。擔任班主工作三十年,連續(xù)24次獲得校優(yōu)秀班集體的紀錄至今無人能破,它也成為鮑山一個傳奇,一個不滅的神話。王梅也曾在1997年和2011年兩次被評為區(qū)優(yōu)秀教師,2003年、2006年和2015年三次被評為濟南市優(yōu)秀班主任。
每一次廣播操比賽、隊列比賽、每一屆運動會、體育節(jié),王梅與孩子們一起揮汗如雨;每一個”時裝秀”、每一屆科技節(jié),王梅與孩子們在燈下刻苦鉆研;每一次知識競賽、每一次作文大賽,王梅與孩子們一起絞盡腦汁……
王梅希望每一個孩子懂得勤奮是一條神奇的線,它可以串起無數(shù)理想的珍珠。
語文,不僅需要激情,還智慧與更多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雖然臨近退休,但王梅并沒有因此倦怠,她仍然認真?zhèn)湔n,認真向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學習,虛心向有活力的年輕教師學習。王梅在工作中堅持嚴謹?shù)闹螌W精神與先進的教育理念相結合,堅持“腳踏實地、積極進取”的工作作風,恪守“學高為師、德高為范”的教育理念,扎扎實實地備課、上課、復習、鞏固,營造輕松、活潑、上進的學習氛圍,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法來教書育人,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備課時,王梅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每堂課的教學方案,擬定適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時間安排等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做好充分的準備,課后及時對該課做總結,寫好作業(yè)批改記錄等。
在教學工作中,她還意識到,當老師不僅能熟練地駕馭教材,還一定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不能總是一成不變、千人一面。老師最好能讓枯燥、乏味的課業(yè)變得生動而有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作業(yè)要少一些,多增加一些實踐性、活動性的作業(yè)。使學生學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耙还?jié)課就是一次挑戰(zhàn)、一節(jié)課就是一次收獲!”王梅說,這一系列過程并不覺得自己是在奉獻,因為從中不斷品味著創(chuàng)新的快樂、收獲的喜悅。
做生活中的“拼命三娘”,她說熱愛是最有效的止疼藥
2013年,王梅擔任班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乳腺纖維瘤疼痛難眠。為了不讓學生分心,手術前她謊稱去外地學習。手術后不到兩周,她雙手交叉于胸前,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走進課堂,講到動情處,便忘乎所以,一揚手,一陣撕心裂肺地疼,讓她再次趴倒在講桌旁。
2019年,王梅帶初三畢業(yè)班,不小心腳部受傷。在家休養(yǎng)的日子,她請課代表每天把作業(yè)送到家里,把每天的作業(yè)反饋都做成PPT讓課代表帶回,并在第二天把改錯再交給自己。再往后,心系學生的她就拖著腫脹的腳一瘸一拐的到了學校,與孩子們一起投入到中考的沖刺中了。
2020年,王梅再次帶畢業(yè)班,她趁疫情在家上網(wǎng)課期間做鋼板拆除的手術,手術車在病房外等了十多分鐘,等上完一節(jié)課才進了手術室。然而手術后,王梅說的第一句話卻是:“現(xiàn)在幾點了?我是不是該上課了?”隨著疫情好轉(zhuǎn)復課后,王梅又恢復了自己“拼命三娘”的狀態(tài),所有領導老師同學都不知道她曾經(jīng)歷過什么,他們只是在看到老師在大把大把吃藥時多了更多的關心和問候。
直到現(xiàn)在,有時中藥包在杯子中還沒燙熱,王梅就得去上晚自習,下了課,藥又涼了,只好再去燙。多年來,雖然疾病纏身,但因為對教育的責任,對課堂的敬畏,對學生的愛,她都默默地隱藏,學生們感受到的是她的熱愛與神采飛揚。
5月14日,是王梅55周歲的生日,退休手續(xù)已經(jīng)辦完,她依舊堅守所熱愛的語文課堂。王梅說,自己就像一株長在深山的老梅,寂寞開無主,但初心不改,愛也如故,香也如故。她用一生的智慧,和內(nèi)心的堅守,把眉眼的滄桑和歲月郁積的霜雪,在滿是皺紋的臉上綻放成笑意盈盈。
初審編輯:趙曉丹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