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魏俊怡
責任編輯:張娜
沒有豐厚的物質待遇,沒有正常的生活規(guī)律,沒有矚目的聲望榮譽,他們默默地奔波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傾心照顧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歷盡周折,幫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圓了一個個迷路的流浪者的回家夢。
近年來,平陰縣救助站以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為目標,按照織密網、兜底線的要求,堅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全面履行職責,為兜底救助搭建了一道堅實屏障,描繪了一幅更加美好的民生畫卷。
走進平陰縣救助站,整潔的房間,齊全的設施,可口的飯菜……無不體現(xiàn)著救助站工作人員的用心、細心、熱心和耐心,他們用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傳遞著這座城市的溫度、溫情和韻味,讓受助人員感受到來自家的溫暖。
“近年來,我們以自愿求助、主動救助為理念導向,用‘誠心、愛心、熱心、耐心和細心’的服務標準,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對流浪乞討人員實施全方位、全時段、無縫隙救助,不斷提升救助能力,街面流浪乞討人員大幅減少?!逼疥幙h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張清照介紹道。
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要求,平陰縣救助站準確把握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定位,深化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規(guī)范救助管理工作,大幅提升救助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為了確保流浪乞討人員的生命安全和基本權益,救助站扎實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專項救助活動,實行24小時不間斷街面巡查,主動勸導救助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及時發(fā)放防暑抗寒等物資,保障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安全。為全方位宣傳救助政策,救助站利用救助開放日、設置救助宣傳點、廣播、電視、報刊、手機等形式廣泛宣傳,幫助人民群眾和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及時知悉救助措施、求助渠道,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
在救助站里,時常發(fā)生著救助與被救助的故事。35℃以上,他們頂著烈日,汗流浹背;0℃以下,他們腳踩積雪,寒風侵肌,走遍車站街頭、公園廣場、橋梁涵洞等流浪乞討人員可能活動和露宿區(qū)域進行重點巡查,隨時準備幫助需要救助的人,隨時奔赴在路上,確保流浪乞討人員隨時得到救助。也是在這里,一個個走失的老人找到親人,一個個流浪未成年人得以重返校園,一個個在外流浪多年的乞討者重返家鄉(xiāng),一個個深陷困境暫遇困難的外來人員得到及時救助。
與此同時,為幫助每一位滯留的受助對象找到回家的路,與親人團聚,平陰縣救助站全力優(yōu)化救助管理工作,積極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利用多種載體,扎實開展流浪乞討滯站人員尋親服務工作,積極幫他們找家,送他們回家,讓他們安家。在平陰縣救助站,從發(fā)現(xiàn)流浪乞討人員到公安機關人像識別、采集DNA比對,從把無法查明身份的上傳全國救助尋親網,到開展“讓愛回家”項目,喚醒家庭親情記憶,尋找回家之路的蛛絲馬跡,“以傳統(tǒng)尋親為基礎,以科技尋親為核心,以媒體尋親、協(xié)作尋親為輔助”的現(xiàn)代化尋人甄別模式正在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為了尋找到一些家人的線索,我們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睆埱逭照f,經過多年的救助工作,救助站內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救助對象的口音、語氣、穿著、眼神找到線索,有時為了找到一個線索,甚至要打上幾十個電話,奔走于無數(shù)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不斷縮小范圍,查詢信息。截至目前,救助站通過各種渠道共為49名滯留在站人員找到家屬,并安全送其回家。同時,先后為多名滯留人員采集DNA樣本,開展人臉識別,多渠道幫助他們尋找親屬,回歸家庭。
“回家是很多滯留人員最真切的愿望,每當看到一個個流浪者干干凈凈從救助站走出,踏上回家之路,與親人團聚時,就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每一句真誠的‘謝謝’、每一個出門時的笑臉,就是我們覺得最幸福的時刻?!睆埱逭招牢康卣f道。
為強化新形勢下流浪乞討救助管理工作社會監(jiān)督,6月17日,在救助站開放日活動中,縣民政局還現(xiàn)場為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特邀監(jiān)督員頒發(fā)了證書。據了解,此次聘請的救助管理工作特邀監(jiān)督員,由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社會工作者等組成。特邀監(jiān)督員將對縣救助站日常救助和管理工作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同時反映、傳遞群眾的意見建議,幫助民政救助管理機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切實維護流浪乞討人員合法權益。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在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過程中,有一部分人因各種原因,成為流浪者或者急需被救助的人,他們更需要來自社會的格外關注、關愛、關心,讓他們在小康路上不掉隊。救助站則是社會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網,只有織密兜底,這張網才能為更多的弱勢群體提供庇護。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宋勇表示,下一步,縣民政局將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把群眾的口碑、感受作為評價標準,把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為最終目標,依法依規(guī)開展救助服務工作,強化能力建設,不斷解放思想提境界、創(chuàng)新突破爭一流,積極回應政府要求、社會需求和群眾期盼,通過人性化、親情化的關愛保護型救助服務,守護社會的溫度與良心,“讓弱有所扶更溫馨”。(韓子強 孫靜)
初審編輯:魏俊怡
責任編輯:張娜
近日,濟南市司法局召開法治建設考核工作會議,研究法治建設考核工作。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濟南監(jiān)獄政委皇甫慶森出席會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