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張興華
在濟南市歷城區(qū)鮑山街道,有個村叫孫家衛(wèi),村內整潔,一派和諧的景象。近幾年來,村里的大人孩子發(fā)現(xiàn),在居委會以及村內各處,時常看見一位雖身材瘦弱但精神飽滿的女同志,她時而提著面、油、菜等物品在村內穿梭,時而用相機拍攝村容村貌,與居民親切交流并不時記錄……她就是鮑山街道宣傳科長和幫扶責任人——韓春蓮。
韓春蓮負責的幫扶對象共有3戶,致貧原因都與身體傷殘有關,扶貧脫貧難度大。就如何幫助貧困家庭脫貧以及如何實施扶貧戰(zhàn)略,她語重心長地說了個“心”字。雖只有一個字,但寓意深長,在扶貧道路上,要有一顆火紅的熱心、實心實意的誠心和溫暖的愛心,去開展各項脫貧工作,才能結出豐碩的“脫貧果”。
韓春蓮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從鮑山街道到孫家衛(wèi)村有6、7公里的路程,她不知道走了多少趟。為更好地適應和了解幫扶干部的本職工作,進行精準扶貧,她會同村“兩委”,對3戶貧困家庭的現(xiàn)狀進行走訪分析,挨家做思想工作,講明黨的政策,讓每個貧困戶都能了解并享受到扶貧政策的紅利。
如何做好扶貧對象的動態(tài)管理?作為幫扶責任人的韓春蓮,她積極參加培訓,進一步明確工作的責任和性質,把握好工作的主動性。在此基礎上,韓春蓮投身一線,配合有關部門進行貧困戶的信息采集,做到準確無誤,保證了貧困戶的幫扶順利進行。她的手機成了24小時聽班電話和熱線電話,在幾年的扶貧工作中,她與貧困戶成了好朋友,貧困戶有什么事都愿意找她,她每次都耐心解答。同時,遇到特殊情況需要進村,不管是雨雪或寒暑,韓春蓮都及時趕到貧困戶家中,每逢節(jié)假日,她經(jīng)常自掏腰包買一些生活物品去看望貧困戶,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扶貧工作干得風風火火,但對家人,韓春蓮卻滿是愧疚。2018年,韓春蓮八十多歲的母親車禍致殘,生活不能自理,孩子小學四年級,每天都要輔導功課,但她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獻給了工作。
“作為幫扶責任人,只有先打理好扶貧這個‘大家’,才能好好照顧家庭‘小家’。”韓春蓮說,雖肩挑扶貧工作、街道宣傳工作、家庭生活三項重擔,但她在堅定信念、堅強意志的支撐下,很好完成了各項任務,贏得了各方的好評。(作者:鮑山街道 韓繼聯(lián))
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錦繡川辦事處堅持把產(chǎn)業(yè)發(fā)展作為鄉(xiāng)村振興的核心和關鍵,找準自身優(yōu)勢,大膽探索,真抓實干,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激發(fā)鄉(xiāng)村振興活力。[詳細]
11月22日,記者來到了濟南市濟齊路上的匡山農產(chǎn)品綜合交易市場。凌晨一點左右,市場門口就開始進進出出著不少來進貨的車輛。交易現(xiàn)場,記者發(fā)現(xiàn)商戶攤位上懸掛的收款碼并不是支付寶、微信收款碼,而是“追溯碼”。[詳細]
在環(huán)聯(lián)夜市一家大排檔內,店主熱情推薦起新菜品羊蝎子火鍋。” 此外,山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忠武也表示,濟南的夜市是一張城市名片,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夜市也有存在的意義和發(fā)展的必要。寒冬過后,濟南夜市也定會迎來更加繁榮的景象。[詳細]
11月23日,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從濟南水務集團獲悉,為保障供水水質安全、配合二次供水設施改造,24日,燕景苑小區(qū)、綠地國際城一期小區(qū)等區(qū)域將停水降壓。[詳細]
當好一根針,穿起千根線,把基層工作做實做細,架起黨組織與社區(qū)居民間的“連心橋”,方能“練就”一套黨組織信賴、居民擁護的“為民服務經(jīng)”。天橋區(qū)堤口路街道無影山中路社區(qū),不僅是市級最美志愿服務社區(qū),還有一套居民交口稱贊的“六位一體”工作法。2020年9月,山[詳細]
日前,中央文明委發(fā)布《關于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濟南市燕柳小學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這也是濟南唯一一所學校獲此殊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