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苑文颯
8日晚,在湖北漁村歷山路店,顧客食用武漢熱干面。 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
“碼”上吃面
在濟南,滿大街有各式各樣的面館,蘭州拉面、安徽板面、東北冷面、重慶小面、老北京炸醬面……唯獨武漢熱干面略顯神秘。如果把面館比作武俠江湖中的門派,武漢熱干面館就像是剛踏足中原武林的武當派道士,名氣雖大,行蹤卻飄忽,很少有人知道其究竟身在何處。然而,依舊有一大批忠實的食客,對熱干面這道美食念念不忘,尋遍濟南大街小巷,只為品嘗最正宗的味道。如今,隱匿在街巷的熱干面館陸續(xù)復工。一碗熱氣騰騰、醬香彈牙的熱干面,回來了。
時隔72天再次吃到了熱干面
4月9日,泉城氣溫驟降,陰雨綿綿。位于緯一路的湖南米粉館內(nèi),中午涌入一大撥顧客,老板袁強正忙著煮面、拌面。他熟練地抓起面條在滾水里汆燙,起鍋盛入碗中,淋上事先調(diào)制好的濃稠麻醬,加上醬油、辣椒油、蔥花,再配上新鮮的酸豆角和蘿卜丁,一碗傳統(tǒng)武漢熱干面就做成了。剛端上桌的面條,還冒著熱氣,拿筷子一攪拌,香氣隨著四溢開來,整個屋子充滿一股人間煙火的味道。
這種味道,讓武漢人方博感覺很踏實。方博是這家店的?停跐洗蚱12年,上學、娶妻、生子、定居,早已習慣了這里的生活,甚至漸漸改掉濃重的家鄉(xiāng)口音,卻唯獨改不掉吃熱干面的習慣。小時候在武漢,每天早晨最愜意的事情,就是舒舒服服地來上一碗熱干面。最初來濟南上學那會兒,學校和周邊都沒有賣熱干面的,每天實在是饞得要命。2011年,袁強的湖南米粉店在經(jīng)一路開張,一次偶然的機會,方博在這里嘗到了武漢熱干面,“在一家湖南米粉店,竟然嘗到正宗的熱干面,當時激動得差點哭出來!
談起這件往事,袁強倒有點不好意思了。今年30歲的袁強其實是湖北孝感人,來濟南之前在家鄉(xiāng)開出租車!笆昵,湖南米粉風靡全國,當時開夜車經(jīng)常當夜宵吃,后來辭職專門學了制作米粉技術,經(jīng)人介紹就來濟南開店了!痹瑥娬f,剛開店時主要賣米粉,后來很多顧客就很好奇,“作為一個湖北人,你不應該賣熱干面嗎?”
袁強說,當初自己沒想過賣熱干面,一是在家鄉(xiāng)它被當成早點,二是幾乎人人都會做,“它太普通了,好像也算不上一門手藝。”后來經(jīng)人勸說,袁強把熱干面擺上了前臺,不承想,一經(jīng)推出,就受到不少食客追捧,人氣甚至超過了米粉!懊刻斓米錾掀甙耸,一天要賣兩三百碗!痹瑥娧哉Z中頗為自豪。
今年1月20日,袁強照例帶著妻兒回孝感過年,沒想到趕上疫情,在老家一待就是倆月。生意還得做下去,待疫情漸漸緩解,他返回了濟南,經(jīng)歷核酸檢測、隔離等一系列流程后,4月1日,小店重新開張。時隔72天,老顧客再次吃到了那碗熟悉的熱干面。
一碗6塊錢20年老店的堅守
孫美瓊的店是在3月29日復工的。孫美瓊是湖北漁村的老板,這是一家專門做湖北菜的菜館,在濟南幾乎找不到第二家了。湖北菜也叫鄂菜,是八大菜系之一,以水產(chǎn)為本,魚饌為主,香鮮較辣,注重本色,極少用調(diào)料和醬油,確保能吃到食物的本味。不過,與川菜、湘菜相比,鄂菜似乎顯得比較低調(diào),名氣也明顯不如后面兩位。在濟南,極少能見到專做鄂菜的館子,更多的是跟川菜、湘菜綁在一起。孫美瓊偏不,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湖北人,她就像方方筆下《萬箭穿心》的主角李寶莉,性格要強,遇事不服輸。當年跟隨叔叔來濟南打拼時,她就一門心思想著只做家鄉(xiāng)菜,讓鄂菜在濟南生根、成長。
“1999年開的第一家店,在五龍?zhí)豆珗@北門,2008年公園擴建,店就搬到歷山路來了!睂O美瓊回憶說,當時南方菜系還沒在濟南火起來,濟南只有幾家像樣的川菜館,甭說鄂菜了,連湘菜都很少見。湖北漁村剛開業(yè)的時候,前三天沒有一桌客人,前兩個月叔叔為了給員工發(fā)工資,把新買的桑塔納14萬給賣掉了。后來,在湖北老鄉(xiāng)們的幫扶下,生意漸漸好了起來,越來越多的濟南人也認識并喜歡上了鄂菜!拔洳~、蓮藕排骨湯、臘肉炒紅菜苔、臘豬臉……每道菜都有不同的講究!睂τ谧约旱昀锏哪檬痔厣,孫美瓊可謂是如數(shù)家珍。
最讓孫美瓊得意的,卻并非這些珍饈佳肴,而是一碗不起眼的熱干面。在湖北漁村,它是客人在飯局接近尾聲時才端上桌來的“配角”,卻又桌桌必不可少,大家仿佛只有吃完這道最后的面食,才算真正酒足飯飽!皠e看熱干面不起眼,卻分為壓面、泹面、燙面和用料,每道工序可相當講究。壓面時要用上好的堿水和面,堿能增加面條的硬度,和好的面用壓面機來回壓,面越薄越筋道;泹面要火大水多,煮的時候不時用筷子上下翻動,煮制七八成熟撈出過涼水、晾干;燙面的水一定要開,在沸水中來回浸燙,才能把面心燙透;用料則更講究,酸豆角和蘿卜丁都是從湖北運過來的,麻醬要用買回來麻汁加入香油重新熬……拌面也有講究,武漢當?shù)卣f法是‘三轉(zhuǎn)九拌,越拌越香’!睂O美瓊說,每一道工序都要到位,才能做出一碗正宗的武漢熱干面!
“在湖北漁村,一大碗熱干面只要6塊錢,這么多年來一直沒變過。”孫美瓊說,在物價飛漲的當下,隨便一碗面已經(jīng)動輒賣到十幾二十塊,她卻堅持不讓熱干面“漲價”,主要對它有著特殊的情感,一來不圖它掙錢,二來是讓顧客能找回在家鄉(xiāng)時的感覺。
武漢熱干面想走進濟南人心里翻看“美食武林地圖”大眾點評網(wǎng)站,武漢熱干面店零星分散在濟南街巷中,像散落的珍珠,總共也不過五六家左右。當然,還有一些出沒在各大夜市的熱干面攤。和上三四十斤面,備上百十個圓紙碗,運氣好的時候,一晚上就能賣光。然而,不可否認,這么多年,熱干面在濟南一直沒能火起來。在袁強看來,可能是北方人更喜歡吃湯面,面筋道,湯夠味,最后得把面湯喝個精光!皠傞_始做熱干面的時候,除了老鄉(xiāng)喜歡吃,本地顧客很少點的,都覺得口味太干了,炒煳的芝麻又略苦。后來只能不斷改良,按照顧客要求會加湯汁、加蒜泥,加肉末,本地人才慢慢接受了!痹瑥娬f,現(xiàn)在來店光顧的客人,大概一半是南方人,一半是本地人,“習慣了,你就會愛上它!
孫美瓊說,湖北漁村復工后,山東省湖北商會組團過來支持,老鄉(xiāng)們、老顧客前來光顧,還有人在外賣訂單里留言:“你們復工了真好,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你們也要加油!睙o論之前吃沒吃過熱干面,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把吃熱干面當成了一件有儀式感的事情,用行動來支持湖北和武漢。
看到生意逐漸恢復,50歲的孫美瓊不禁熱淚盈眶。多年來,孫美瓊一直有一個心愿,就是把熱干面當成早點賣,跟武漢人“過早”一樣,也走進濟南人的心里。“我打算趁著這段時間生意不忙,把飯店改造一下,店外增設外賣窗口,專賣湖北
特色熟食和熱干面,讓一碗熱氣騰騰的熱干面,從一大早起,帶給濟南人溫暖和力量!
記者從濟南協(xié)和雙語實驗學校了解到,該校宿舍數(shù)量相對充裕,開學后將由原來的4人一間改為單人單間。歷城一中則要求,所有高三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每天要在6點之前到校,23點之前不允許離開校園,23點之后,由高三年級的教師輪流在宿舍進行夜班值班工作。[詳細]
3月28日,在市中區(qū)一街道辦事處上班的林女士(化姓)收到單位內(nèi)部清理車棚的通知,“清明節(jié)后上班,車棚里的公務自行車就沒再出現(xiàn)了。[詳細]
今天,由山東高速集團統(tǒng)籌運營的齊魯號“魯歐快線”(濟南-德國)首班順利開行(右圖)。據(jù)介紹,“魯歐快線”(濟南-德國)是新增線路,該線路開通后,“齊魯號”歐亞班列運營線路已增加至33條,可直達1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41個城市。[詳細]
8日晚,在湖北漁村歷山路店,顧客食用武漢熱干面。武漢熱干面想走進濟南人心里翻看“美食武林地圖”大眾點評網(wǎng)站,武漢熱干面店零星分散在濟南街巷中,像散落的珍珠,總共也不過五六家左右。[詳細]
3月中旬,山東同逸餐飲管理集團旗下的老金燒烤自營直營店陸續(xù)復工,到目前,各店營業(yè)額已恢復到七成。田迎也表示,疫情帶來的變化,就是大量顧客從線下體驗式消費轉(zhuǎn)為線上,并且未來也延續(xù)這種趨勢。[詳細]
濟南市1+495工作體系提出,加快推進區(qū)域性物流中心建設,堅定不移爭創(chuàng)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加快打造國際內(nèi)陸港、國際商品口岸、國際貿(mào)易城。位于陸港大廈北側的董家鎮(zhèn)貨運中心項目也在加快建設,貨運中心貨場硬化已經(jīng)完成,鐵路運輸線已經(jīng)與濟南市新建的貨運北環(huán)線接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