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zé)任編輯:董歡歡
即使什么也不買,人們也習(xí)慣了常來中山公園逛逛,這里有熟悉的人情味兒。 實習(xí)生張晧雪 攝
去淘物件,得趁早。這是?蛡兣c中山公園之間,心照不宣的默契。
霜降一過,天氣越來越冷。初冬的濟南,早晨有蕭瑟的涼意。董立并不畏懼寒風(fēng),他裹緊上衣,趕往他的“解憂雜貨鋪”,如果哪次休班不來轉(zhuǎn)轉(zhuǎn),就覺得“缺點啥”,只有到了這兒,他能覓到與別處不同的善意,那是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由收藏始,卻不止于收藏
無論春夏,早上六七點,中山公園的一處園子里,有異于周圍的熱鬧,這便是董立心中的“解憂雜貨鋪”。攤主們帶著近期收來的“寶貝”,從城區(qū)各處涌入。一時間,鐵皮柜子上、墻邊都擱滿了各式各樣的書或舊貨。不一會兒,園子便熱鬧了起來。
對董立來說,這樣的“喧囂”卻格外解壓。這意味著他可以輾轉(zhuǎn)于多個攤子,跟前來轉(zhuǎn)悠的人聊天。在這里,陌生不能阻隔交流,靠興趣搭橋,哪怕是剛剛會面,也會像老友般攀談。
董立的逛,沒有目的。他喜歡聽老歌、淘些小玩意,這里能讓他瞧上眼的著實不太多,但只要尋到,總能收獲撿漏的驚喜。每個人的喜好有異,淘的物件自然也不一樣。
這里的客人與攤主之間維系著一種微妙的關(guān)系,熟客過來時,捎著想讓攤主代售的物件,如若挑到些心儀的東西,攤主也只收個人情價;有的熟客想“入行”跟老攤主學(xué)收藏,便對外宣稱是“師徒關(guān)系”;碰到聊得熱切的人,攤主心里一熱,就不顧時間,早早收攤帶熟客回家看更好的東西。
徐錚就是這樣一個性子外放爽朗的攤主,他早年曾去菏澤插隊,后來隨制藥公司走南闖北,為人處事帶著一種瀟灑的江湖氣,結(jié)識了不少好友。后來,他開始畫國畫,賣舊書和玉器瓷器,投身一個迥異于過去的圈子。
中山公園只是徐錚的其中一個“據(jù)點”。他的攤子由兩個鐵皮柜子組成,上門碼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呐f書,其中很多是從高校圖書館淘汰下來的,品相比較完好。他收書有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對上世紀(jì)五十年代以后的書格外青睞。攤子上的好書,他從不放在網(wǎng)店里賣,就等著有緣人來挑——碰上這樣的人,他能跟人攀談許久。從收藏始,卻不拘泥于收藏。
前些日子,董立在一個破紙箱里淘到了一張上世紀(jì)的碟片。“我一看,就知道這是個寶貝,如果它有完整的碟片盒,價值會更高。”說話間,他從兜里掏出一個盒子,跟身旁一位“濟南老師兒”分享著。借著這個“引子”,二人又聊起了最近淘的好物。
在董立看來,這個被命名為“中山書苑”的園子已不止買賣場所這樣簡單。它背后是一個圈子,籠絡(luò)著有共同喜好的人:他們中有的在鋼筋混凝土里渾渾噩噩度日,卻在這個小園子里獲得“神采”;有些因瑣事眉頭緊鎖,卻能在與陌生人的交談中將壓力釋放;甚至不同圈層的人們,都能因為一件好物而惺惺相惜。董立甚至覺得,這個園子是成年人的“解憂雜貨鋪”。
賺錢是一回事交朋友也是一回事
運行多年,“雜貨鋪”有自己的“潮汐規(guī)律”:工作日時,淘貨人少,攤主也少,以售賣舊書為主;等到一周最后的三個上午,這里才真正熱鬧起來。
劉軍幾乎每周都要來中山書苑,他幾乎不瞎轉(zhuǎn),來了直奔老朋友史偉的攤子。雖缺了壺好茶,但老友相會,便是分外親切。兩人相識源自簡單的買賣關(guān)系,有三四年了。
劉軍今年快50歲了,年輕時便愛上集郵,多年的愛好,讓他在旁人眼里成了“行家”。他性格也好,有人在攤子前駐足,翻翻信封或連環(huán)畫的時候,他常跟人分享心得:“您也喜歡這個?集信封其實也是收藏歷史,每一個信封都是有故事的。當(dāng)然,根據(jù)品相不同,信封的收藏價值也不一樣……”
沒人的時候,劉軍就坐在攤位里頭,拿著放大鏡細細地打量、研究手頭上的信封,結(jié)合郵戳、郵票、信封品相、是否為紀(jì)念封等要素選出自己心儀的藏品,一邊跟史偉聊著天。慢慢地,桌上就出現(xiàn)了兩疊薄薄的信封,仔細打量,原來是按價值高低分好的。
因為是老主顧,到了付款的時候,史偉提個價,劉軍再壓壓價,毫不“墨跡”,這單買賣就成交了。對于這園子里的人來說,“賺錢是一回事,交朋友也是一回事!笔穫ッ靼,大家的目的都一樣,讓好東西遇見真正喜歡它、珍惜它的主人。
前些天,有常逛園子的人過來,看到劉軍在跟一個青年交流,便打趣說,“這是收了個新徒弟啊?”玩笑歸玩笑,這人又認真地念叨了幾句,“真沒考慮收個徒弟,把你集郵的那些經(jīng)驗和手頭上那些信封傳下去?”劉軍聽完后笑了笑,沒說話。這些他不是沒想過,但他總覺得收徒弟是講究緣分的,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對收藏感興趣的,不多了。
劉軍清楚,在這個市場里,玩得久了最后都有極大可能變成攤主,就像他的老朋友史偉一樣。
史偉的舊書生意也只是副業(yè)。從本質(zhì)上說,他仍是個收藏愛好者,連環(huán)畫、集郵、紅色收藏、可樂易拉罐都是他的心頭好。擺攤是個“以藏養(yǎng)藏”的事業(yè),手頭上的藏品多了,他便把一些重復(fù)的或想出手的挑出來賣。這是一種循環(huán),這些藏品會遇見新的主人,而他自己也有余力去尋找新的藏品。在他樸素的價值觀里,或許只有這樣,這些老物件,才能發(fā)揮出它應(yīng)有的價值!
現(xiàn)在,老物件都不好找咯
除了被圈起來的園子外,室內(nèi)的古玩字畫區(qū)也有逛頭。這里有一件報價兩百萬元的“天價”藏品,該畫的主人李德寶人稱“李哥”,在市場里已經(jīng)干了十幾年,這幅畫是他的鎮(zhèn)店之寶。
李德寶的鋪子前擺了套茶具,平時他就坐著喝茶,跟人聊天。有人問起這幅畫,他便不厭其煩地介紹著:“長3米多,寬2米多,擱上去那時候,來了5個人抬,門窗全卸下來了!苯榻B完還總不忘加上一句,“誰把這畫買了,我一屋子的東西都送給他!
話雖如此,但屋子里有價值的東西絕非這一件,在他看來,房間里的老電視機、清代工筆畫都能賣些錢。他還有產(chǎn)于上世紀(jì)的輕騎摩托車和永久牌自行車,那輛永久牌自行車幾乎嶄新,一撥車鈴,仍能發(fā)出清脆的響聲。
李德寶的很多老物件都是前些年濟南舊城改造、拆遷時淘到的,“那時候大家搬家,很多帶不走的就都處理了,東西都是按箱收的,F(xiàn)在,老物件都不好找咯!彼f,現(xiàn)在更多靠的就是熟悉的老主顧吧,“有啥東西了給我打電話,我直接過去拿!
開店的這些年,李德寶結(jié)交了不少好友!安荒苷f人家不買就不搭理人家,逛著看看也是好的,咱們都是喜歡收藏的,也算有共同的愛好,聊聊天也可以啊。當(dāng)然,也說不定他沒什么需要的,但朋友需要舊貨時就能推薦我這兒!
不過,來中山公園逛園子的,也并非全是懂行的。有的人只是單純想淘點貨,回去做個裝飾。但無論懷著怎樣的目的,擁有怎樣的情懷,總有人一直堅守在這一方小小攤子上,為生活,為尋找樂趣,為把自己喜歡的藏品傳承下去;也總有人踏入這片園子,也許只是隨意逛逛,也許來尋找喜歡的東西、見有趣的人。對成年人來說,能在這里尋到這片刻的“專心”,著實不易。這個屬于成年人的“解憂雜貨鋪”,聚集了園子里的所有善意和理解,成了他們心中閃閃發(fā)光的歸屬。
因為有人,因為有熱愛,舊貨的江湖長盛不衰。(文中除史偉、李德寶外均為化名)
今天早上6:30,濟南公交S311路公交車發(fā)車前,專門為今年第400萬名定制公交乘客頒發(fā)了一個特殊待遇:免費乘坐定制公交1年。當(dāng)天,為了感謝濟南公交的熱心服務(wù),從事測繪工作的劉先生還回贈了濟南城區(qū)圖。[詳細]
11月19日,濟南城市建設(shè)集團發(fā)布《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工程環(huán)境影響評價第三次信息公示》,備受市民關(guān)注的濟南黃河大橋擴建工程更多細節(jié)浮出水面。技術(shù)標(biāo)準(zhǔn)方面,工程推薦采用雙向八車道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技術(shù)標(biāo)準(zhǔn)建設(shè)(起點—零點立交段和黃河北立交—終[詳細]
11月20日,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從濟南市文化館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濟南市委市政府《關(guān)于推進夜間經(jīng)濟發(fā)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釋放夜間休閑、消費需求,推動濟南夜經(jīng)濟提質(zhì)升級, 9月份,濟南市文化館組織開展了濟南市首批街頭藝人招募活動,60余位藝人成功通過考核[詳細]
即使什么也不買,人們也習(xí)慣了常來中山公園逛逛,這里有熟悉的人情味兒。劉軍幾乎每周都要來中山書苑,他幾乎不瞎轉(zhuǎn),來了直奔老朋友史偉的攤子。劉軍清楚,在這個市場里,玩得久了最后都有極大可能變成攤主,就像他的老朋友史偉一樣。[詳細]
20日,公安部12條放管服新舉措正式生效,濟南交警車管部門預(yù)測,單優(yōu)化機動車檢驗周期一項,濟南就有50多萬車主受益。20日,在槐蔭交警大隊車管所,就有兩名70歲以上老人過來咨詢報名學(xué)車事宜,兩人均打算申領(lǐng)F本輕便摩托車駕照。[詳細]
今天,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shè)的京臺高速濟南至泰安段改擴建項目獲得交通運輸部初步設(shè)計批復(fù),向年內(nèi)開工目標(biāo)邁出了堅實一步。京臺高速濟南至泰安段改擴建項目全長約53公里,估算總投資約66億元,途經(jīng)濟南市市中區(qū)、長清區(qū)和泰安市岱岳區(qū),按照雙向八車道標(biāo)準(zhǔn)改擴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