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胡中喆
◤制作濟南毛猴的原材料辛夷和蟬蛻。
◥活靈活現(xiàn)的毛猴作品大多出自不足十五平方米的地下室改造成的工作間。
楊鳳巖的新作《毛猴看露天電影》。
活靈活現(xiàn)的小猴子搭配上精美的小道具,讓濟南毛猴有所創(chuàng)新。
楊鳳巖把老濟南市井氣息融入毛猴作品。
毛猴作品賣西瓜。
圖/文/視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鑫
“半寸猢猻獻京都,惟妙惟肖繪習俗。白描細微創(chuàng)新意,二味飲片勝璣珠!逼鹪从谕砬宓拿耖g手工藝制品“毛猴”被老舍的夫人如是介紹。玉蘭花花蕾“辛夷”是毛猴的軀干,知了猴殼“蟬蛻”是它的四肢和腦袋,一剪一粘間,一個兩三厘米高的猴子活靈活現(xiàn)。它們或于桌前下象棋,或圍爐吃瓜,或娶親、喝茶、吃火鍋……以人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各色場景中,濃縮著人生百態(tài),只有親眼見過方覺其精妙。
傳聞世間第一個毛猴出自北京一藥鋪伙計之手,后流傳于京城街頭巷尾,成為北京民俗手工藝品。而濟南有位“毛猴楊”,三十年的制作手藝不遜于“京城毛猴”,他手下的毛猴皆是地道“老濟南”。只見芙蓉街上,有剃頭挑子,有拉洋車的,有鋦碗的家什,還有搶菜刀的、算卦的、賣炭的……土生土長的濟南人見過都豎起大拇指!
54歲的“毛猴楊”名叫楊鳳巖,6歲那年,走南闖北的奶奶遞給他一只親手制作的“毛猴”,他愛不釋手。毛猴帶給他的美好記憶在腦海揮之不去,16歲那年,“毛猴楊”摘下玉蘭樹上幾顆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尋來知了猴的殼,依記憶之狀,做了人生中第一件作品——毛猴求婚。只見那兩只公毛猴同向一只雌毛猴求婚,其中一只公毛猴手持鮮花面露喜色,另一只則垂頭喪氣躲在角落。作品一出立刻被同事?lián)屪?還在同事婚禮上亮相,大家的認可讓他開啟了創(chuàng)作之路。
“三分毛猴,七分道具!敝谱髅锏牟牧虾芎唵,將蟬蛻的鼻子用白乳膠粘在辛夷上做猴臉,將蟬蛻前爪做猴腿,后爪做上肢,觸須當猴耳,蟬蛻上的毛弄濕后當猴毛。毛猴形態(tài)各異全靠四肢與辛夷粘合的位置差異,如何讓這毛猴具有“市井氣”,則靠豐富的道具加持。兩三厘米高的毛猴,手拿的球拍,坐的板凳,手拉的二胡可想有多精細。為能將精細之物做到精妙還原,“毛猴楊”又學習了微縮景觀制作,傳統(tǒng)美術、剪紙、面塑等技藝,更學會了“變廢為寶”。將扔掉的雪糕棍做板凳,小鳥掉落的羽毛當猴帽的花翎,老伴的白發(fā)做成了二胡的弦…
不足十五平方米的地下室是“毛猴楊”的工作間。墻上毛猴楊的牌匾格外醒目,寬大的桌子上擺放著兩盞臺燈和鑷子、剪刀、牙簽等常見的幾樣工具,臘月里采摘的辛夷和收集的蟬蛻安靜地躺在箱子里。只見那些作品都整齊擺放在陳列櫥里,小的有肥皂盒大小,大的有七八十厘米;少則兩個毛猴,多則30個毛猴一組;快則3天完工,慢則兩月有余。雖然我們不能回到過去,但我們依然能從這些毛猴作品中品到味道十足的老濟南生活。目前濟南毛猴已被列入市級非遺,楊鳳巖是濟南毛猴第三代傳人,“再招個徒弟,不讓這門手藝在他手上失傳”是毛猴楊唯一的心愿。
◥活靈活現(xiàn)的毛猴作品大多出自不足十五平方米的地下室改造成的工作間;铎`活現(xiàn)的小猴子搭配上精美的小道具,讓濟南毛猴有所創(chuàng)新。楊鳳巖把老濟南市井氣息融入毛猴作品。[詳細]
11月28日,長清區(qū)舉行2020年“山青水清 魅力長清”雙招雙引推介簽約大會暨省屬企業(yè)走進長清活動。本次簽約的26個項目精準對標長清“五個中心”發(fā)展定位,正式協(xié)議投資達183.9億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