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肖陽
1月6日晚上,濟南市區(qū)的氣溫已降至零下17℃,面對“王炸級”寒潮,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要如何安全過冬?為保障困難群眾安全度寒、溫暖過冬,濟南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對街頭無家可歸的人員啟動夜間巡回救助行動。
當天晚上7點左右,據(jù)救助線索得知,在小清河鹽倉碼頭、歷黃路附近有流浪人員。緊接著,記者跟隨救助站工作人員來到小清河鹽倉碼頭附近尋找。在一番地毯式尋找后,救助站工作人員在歷黃路高架橋下發(fā)現(xiàn)了一位拾荒老人。經過詢問,工作人員得知老人是哈爾濱人,在濟南獨自流浪!按鬆,天太冷了,在橋底下容易凍壞身子,快跟著我們回救助站吧,那里有空調,暖和!钡抢先诉是拒絕了工作人員的請求,不愿跟隨工作人員回救助站。
由于救助站遵循“自愿救助”原則,工作人員只好為他發(fā)放了棉衣、棉被等保暖物資和泡面、火腿腸等食物,并告知了救助站的聯(lián)系電話和地址。
當天晚上9點,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已在馬路上尋找無家可歸的人員近4個小時,室外溫度也降到了零下17攝氏度左右。
當救助小組回到救助站時,發(fā)現(xiàn)有一位頭戴紅色帽子的流浪大叔剛被警察同志護送至此。救助站的工作人員馬上為大叔遞上熱水、泡上泡面,并耐心地詢問他的情況!拔抑吧^病,身體不好,找不著家……”不一會兒,這位大叔便在救助站里睡著了。
又過了一會兒,另一位被救助者也被民警帶回救助站。終于有溫暖的地方可以休息了,這位被救助者的臉上露出笑容。
救助站的工作人員為他泡了一碗泡面,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救助站為他們提供床鋪,衛(wèi)生間、飲水機等設施也很齊全。
臨近深夜,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又接到了熱心群眾提供的需救助人員線索,他們的工作仍在繼續(xù)。截至1月6日晚10時,濟南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共勸導4人進站接受救助,2人安置賓館。從入冬以來, 該救助站共實施救助28人,帶回站內15人,救助棉被78床、棉衣107件、棉鞋40雙、食品50余份;與社區(qū)聯(lián)合救助31人次,警務合作救助34人,主動救助17人。
” 據(jù)介紹,趵突泉水源自地層深處的裂隙,全年水溫恒定在18℃左右。老舍先生在《濟南的冬天》中用889個字將最美的冬天留在了濟南:“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藻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詳細]
1月7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濟南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勇在會上表示,2020年,濟南市住建工作堅持以高質量發(fā)展為引領,任務指標超額完成,創(chuàng)新工作亮點紛呈。牽頭成立首個跨。▍^(qū))住建領域城市聯(lián)盟入圍首批“新城建”國家試點城[詳細]
圖:1月7日濟南遇極寒天氣,李恒貞接到片區(qū)內住戶的求助電話。圖:李恒貞入戶檢查住戶室內管線、暖氣片等是否出現(xiàn)問題。圖:李恒貞入戶檢查住戶室內管線、暖氣片等是否出現(xiàn)問題。[詳細]
1月6日晚上,濟南市區(qū)的氣溫已降至零下17℃,面對“王炸級”寒潮,露宿街頭的流浪乞討人員要如何安全過冬?為保障困難群眾安全度寒、溫暖過冬,濟南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對街頭無家可歸的人員啟動夜間巡回救助行動。[詳細]
近日,濟南市移動源污染防治綜合監(jiān)管平臺(以下簡稱監(jiān)管平臺)通過了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的驗收,正式啟用。今后,濟南市機動車(含非道路移動機械,以下統(tǒng)稱機動車)出現(xiàn)違規(guī)使用或超標排放行為,都將會收到短信提醒。[詳細]
1月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記者獲悉,濟南在全國率先建成疫苗使用全程追溯體系,同時備案中醫(yī)診所443家,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