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呂原
日前,我市持續(xù)降雨天氣讓部分農田出現(xiàn)大面積積水,“糧田”的搶收搶種千鈞一發(fā)。我市農業(yè)農村部門始終堅持把做好“三秋”生產作為當前農業(yè)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部署開展搶排、搶收、搶種等各項工作,確保今年糧食生產收好尾、明年糧食生產開好頭。
記者從市農業(yè)農村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玉米已收獲262.9萬畝,秋收進度達到74.1%;全市投入救災人員(包括各級干部、群眾)19.33萬人(次),投入排水設備3.07萬余臺(套),已排出積水66.38萬畝;全市累計投入玉米聯(lián)合收割機2.98萬臺(次),其中,各區(qū)縣今年新增履帶式玉米收割機124臺、外地引進106臺、改裝原有稻麥收獲機械30余臺,為全面做好“三秋”農機化生產工作夯實裝備支撐。
在位于濟陽北部的李八村農田里,機器轟鳴的聲音不時傳來,一輛被改造的聯(lián)合收割機正在忙碌?!斑@是我們第一次嘗試改造普通收割機。”李八村黨支部書記康凱說,雨水較多,土地松軟泥濘,收割機和運輸車進入地頭很容易陷進去,大家便提出了將收割機輪胎改成履帶的方法,增加與土地接觸面積,避免收割機被困在地里??祫P和村民一起日夜搶收,“村里流轉了近800畝土地,我們集中收割后也會支援附近村莊?!蓖瑫r,據農機經銷商負責人盧何介紹,目前在章丘和濟陽等地均有十幾臺履帶式收割機,他們也在積極與外地廠家聯(lián)系,往濟南調運相關設備。市農業(yè)農村局加強履帶式收割機的調度,固定專人對接履帶式玉米收割機生產廠家及機收作業(yè)服務組織,及時提供相關機具供求信息,及時回應解答農民群眾咨詢疑問,有效搭建起生產廠家、服務組織與機具購買者、作業(yè)需求者之間的橋梁紐帶。
除農機保障以外,市農業(yè)農村局還組織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玉米搶收、推進小麥適墑?chuàng)尫N。及時下發(fā)《關于全力抓好持續(xù)降雨條件下秋收秋種工作的技術意見》,因地制宜提出分類管理技術措施。通過微信、報紙、電視等加大宣傳引導,提高農民搶收搶種意識和科學種田水平。
我市農業(yè)農村部門強化與氣象等部門的溝通,及時發(fā)布農業(yè)氣象信息和預報預警,分析研判“三秋”生產形勢,指導群眾做好防災減災,定時調度各區(qū)縣秋糧收獲面積、機收比例、機具投放數(shù)量及剛性需求等要素指標。
為搶排田間積水,降低災害損失,市政府第一時間下?lián)堋邦A備”資金300萬元,于10月1日緊急撥付重災區(qū)平陰縣。同時,積極向省農業(yè)農村廳匯報,爭取到上級農業(yè)救災資金400萬元,積極組織農業(yè)保險承保機構第一時間開展查勘定損,確保理賠及時、服務到位,為農戶災后恢復生產提供資金保障。
據悉,“十一”期間,市委、市政府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迅速組織干部群眾查險排澇搶收搶種的緊急通知》,市委農辦、市農業(yè)農村局連續(xù)印發(fā)《關于切實做好“三秋”生產搶收搶種工作的緊急通知》等一系列指導性文件,同時成立6個“三秋”生產督導組,由局級領導帶隊、技術人員參加,分片包干區(qū)縣,深入田間地頭實地了解“三秋”生產存在的問題,督導秋季作物搶收和科學晾曬,分類科學指導群眾及時搶耕、搶種,切實提高農作物秋種質量。各區(qū)縣也派出人員深入街鎮(zhèn),層層分解任務目標,落實到相關單位和責任人。圍繞排澇、搶收、搶晾、搶耕、搶種等重點內容,明確工作措施,在技術指導、裝備調配、物資供應、質量管理、服務保障、安全生產等各方面持續(xù)加壓加力,努力將收獲在望的秋糧搶到手。
在燕山立交橋下感受城市律動,于綢帶公園里靜享親子時光……隨著燕山立交低線公園、綢帶公園里的兒童活動區(qū)“星空樂園”相繼開放,這個國慶假期,歷下區(qū)用時尚潮流的方式傳遞綠色健康生活理念,為市民新添兩處休閑娛樂和游玩打卡寶地。在這里,市民可以暢快健身、游玩[詳細]
10月8日,黑虎泉水位較前一日再次上漲5厘米,攀升至30.33米。三只獸頭口中噴出的泉水,有的如長舌,有的如扇面,形態(tài)各有不同。整個泉池內,水花激蕩,聲似虎嘯。據了解,當下的黑虎泉地下水位排在2003年復涌以來的第二位,前一位是2004年的30.37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