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zé)任編輯:楊童童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濟南報道
11月7日,立冬,濟南迎來今冬首場降雪。朋友圈各種雪景刷屏,記者原本想要出門采訪,沒想到這場堪稱暴雪級別的大雪卻讓我體驗了一把雪天版的“人在囧途”。
以下為今日的“囧途”日記:
7日上午,濟南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趵突泉。站在家里陽臺上,看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作為一名記者,我決定出門探訪菜市場、超市、商業(yè)綜合體等地,看看雪后市民的生活是否受到了影響。
10點開車出門時,走在小區(qū)里,雖然出現(xiàn)了幾次打滑,但好歹還能走。剛一出小區(qū),我終于體會到了視頻彈幕里常常刷到的“絕望冰壺”:汽車就像在冰上被投擲而出的冰壺,想要操控它,它卻根本不聽我使喚。
車輛在雪天不好開,我也有心理準(zhǔn)備。但剛出小區(qū)門的那段上坡路坡度并不大,放在平時甚至都看不太出來。但沒想到,在這樣的風(fēng)雪天,卻成了車輛“擱淺”聚集地。
上午,我們出了小區(qū)門就因為輪胎打滑,車輛無法前行,“擱淺”在路邊。
“要不掛倒擋試試?”我提出建議,對象立馬換成了倒擋,但和之前的“D”檔一樣,輪胎除了原地摩擦,沒有任何反應(yīng)。
“壞了,咱倆好像不該開車出門?!睂ο笳f了這么一句,繼而開始左右打把,試圖駛出這個“怪圈”。我則拿著擦玻璃用的除雪鏟下車把輪胎附近的雪往外清掃。
忙活了大約5分鐘,車子終于脫離了“怪圈”可以正常行駛。我們就以不足20邁的時速“龜速”前行著。一路看到不少汽車“擱淺”,比如在我們即將掉頭時斜前方的一輛寶馬,由于是后驅(qū)車,它一直在原地甩尾,任司機怎樣忙活,就是一點不往前走。
就在我以為這一路可以這樣小心翼翼地緩緩而行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太天真了。因為躲避一輛車而踩了剎車,結(jié)果輪胎又變成了原地轉(zhuǎn)圈的狀態(tài),無論掛什么檔就是不走了。
好在我們“擱淺”的地方就在家附近,對周邊比較熟悉,立馬叫來了附近汽修廠的幾名師傅幫忙。他們先是拿著鐵鍬把前輪下的雪除開,再讓我們試著踩油門,但汽車仍然沒有動。就這樣嘗試了兩次后,4名師傅站在車后開始推車。“輕踩油門”“往左打打把”……跟隨著師傅們的口號,汽車往前走了。
“駕齡10多年的老司機了,之前有過很多次雪天開車的經(jīng)驗,但這樣的情況還真是第一次遇到。”愛人感慨。
眼看著地圖上家門口那段路已經(jīng)堵成了深紅色,越來越多的車或在路面上的“擱淺”或“龜速”前行,我們也喪失了去菜市場轉(zhuǎn)一圈的信心,便和汽修廠的工作人員商量著把車放在了汽修廠,步行回家。
走在回小區(qū)的路上,經(jīng)過一段過街天橋時,明顯看到很多汽車都打著雙閃,以不足20邁的時速“龜速”前行,還有很多車因為路滑難爬坡,所幸把車停在了路邊。
7日的初雪,不僅僅是雪大,風(fēng)也很急。站在過街天橋上拍視頻的功夫,手仿佛快被凍掉了。其實就是在家門口轉(zhuǎn)了一圈,回到家卻已經(jīng)將近中午12點了。
所以,特別想以這篇日記提醒濟南市民:在這樣的天氣盡量減少出行,尤其是自己騎車或開車的市民要注意,非必要不出門。避免這樣的“囧途”。
初審編輯:
責(zé)任編輯:楊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