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劉大帥
責任編輯:曹亮
大眾網記者 岳璋 濟南報道
閆敏,女,漢族,1972年5月生,群眾,山東魯碧建材有限公司退休職工。19載寒暑輪轉,6935個日夜更迭,歲月在閆敏的額上刻下了溝壑,但她心中那份對故去鄰居兒子的莊重承諾卻愈發(fā)清晰,如磐石般堅定。每一次細心照料,每一次溫暖陪伴,都是她對誠信最好的詮釋。她是默然的守護者,她是誠信的踐行者,她的身影,在鄰里間穿梭,無聲地滋潤著鄰里的心田,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守望之歌。
一諾情深,鄰家大娘成“親娘”
1986年,年僅18歲的閆敏從山東新泰的老家出發(fā),踏上了前往魯碧建材工作之路。由于她的父親與李金祥老人的丈夫是同事,且兩家住所相近,因此兩家人迅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這份親近的關系為閆敏與李金祥老人之間的特殊紐帶奠定了堅實基礎。2003年,李金祥老人的兒子因擔心她獨居不便,接她到青島居住。然而,遠離家鄉(xiāng)的陌生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讓老人感到不適,兩年后,老人堅決要求回家,她對兒子說:“在青島雖然有你的陪伴,但跟閆敏在一起更讓我感到舒心。”當老人的兒子得知母親的心愿后,便找到了閆敏,并希望閆敏能夠在他不在的時候,幫忙照顧他的母親。面對這個請求,閆敏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承諾:“大哥,你盡管放心,大娘跟我在一起,我會竭盡全力,像對待自己的親娘一樣照顧好她?!边@份諾言,不僅僅是閆敏對李金祥老人兒子的回應,更是她對李金祥老人深厚情感的體現。從那一刻起,閆敏與李金祥之間的關系更加牢不可破,她們相互扶持,共同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溫馨的日子。這份諾言,也成了她們之間永恒的紐帶。
一諾永守,獨自扛起照料重任
2011年7月,一場意外的車禍無情地奪走了李金祥獨子的生命。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對已是耄耋之年的李金祥來說,猶如晴天霹靂。她深陷悲痛之中,無盡的哀傷不僅撕裂了她的心,還加劇了她原本就衰弱的視力,最終導致了她雙眼的失明。在李金祥陷入黑暗與無助的時刻,閆敏不僅成為李金祥生活中的引導者,更是她精神上的支柱,用她的溫暖與關愛為老人點亮了一盞心燈。她常常對老人說:“我忘不了那年對大哥的承諾,您放心,以后我就是您的親閨女?!睘榱俗尷罱鹣楸M快走出陰霾,閆敏精心研習健康食譜,為她烹飪美味可口、營養(yǎng)均衡的餐食。當李金祥情緒低落、陷入回憶的痛苦中時,閆敏總會及時出現,用她撫慰人心的話語和細致入微的照料為老人帶去力量。在閆敏的陪伴下,李金祥逐漸走出了喪子的陰影,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這份深情厚誼不僅讓李金祥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更成為她余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一諾永恒,鑄就生命避風港
為了滿足老人恢復視力的愿望,閆敏陪伴老人多次前往醫(yī)院尋求治療,但經診斷老人的眼基底已壞死,無法進行有效治療。2021年,閆敏照例去給老人送早飯,開門發(fā)現老人跌坐在客廳里,因腿疼而難以挪動。緊急將老人送至醫(yī)院后,經檢查發(fā)現老人胯骨骨折,需要手術治療。住院的一個月里,閆敏如同一道堅實的守護,始終陪伴在老人身邊。她不僅細心為老人擦拭身體,還學習專業(yè)按摩為老人緩解臥床帶來的肌肉僵硬和不適。每當老人因疼痛不適時,閆敏總是耐心地安撫,用溫柔的話語和細心地照顧讓老人感到安心。同住一個病房的人看到這一幕,不禁羨慕地對老人說:“我女兒一年才來看我一趟,你這個鄰居,真是比親女兒還親啊!”然而,閆敏生活因為幾乎圍繞著李金祥老人的需求轉動,無法給予自己的親生父母同等的關懷,對此她心中充滿了愧疚。但她的父母總是寬慰她,告訴她不用擔心,他們理解并支持閆敏。閆敏的父母也會經常來探望李金祥老人。在閆敏一家看來,李金祥早已成為了家庭的一部分。
“我是個普通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知道說出的話潑出去的水,就得算數。”閆敏一句簡單樸實的話,卻體現了她做人誠實守信的美德。為了信守那份深深刻在心頭的諾言,為了不辜負他人沉甸甸的囑托,她用全心全意、無微不至的關懷,承擔起這份充滿愛與責任的重擔,讓李金祥在晚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與陪伴。
初審編輯:劉大帥
責任編輯: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