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尹玉濤
責任編輯:張興華
編者按:
40年,從少年到中年,由青年變白頭,滄海桑田時,彈指一揮間。40年,我們熱愛著的祖國更是發(fā)生著巨變,日新月異,氣象萬千。即日起,大眾網濟南頻道推出大型系列報道——《40年·40人》,以各行各業(yè)的人物專訪的形式,記錄他們在歷史洪流中個人的成長、家庭的分聚、城市的進步、時代的發(fā)展、國家的昌盛,普通人訴說大事件,小切口反映大變化,全面回顧改革開放40年(1978年—2018年)波瀾壯闊的偉大歷史進程。其間,大眾網記者將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的融媒體傳播形式,展現40年來一個個感動瞬間、欣喜時刻、溫馨故事;厥字畷r,青春從未稍離;墨走筆下,祖國永在心里。
1984年,20歲的王書平
上世紀90年代初,王書平參與蓬萊“八仙過!本皡^(qū)人物道具制作時舊照
王書平畫臉譜
臉譜作品
《40年·40人》(14)
“臉譜大王”的藝術人生:高考改變我的命運
大眾網記者 張興華
輕執(zhí)一桿筆,在臉譜模子上輕輕勾畫,筆起筆落,流水行云,一副活靈活現的臉譜工藝品就誕生了,這些作品的作者就是山東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教授王書平。從一個喜歡看戲的農村娃到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從嘗試畫臉譜到擁有1000多件作品的“臉譜大王”,他的藝術人生可謂是曲折離奇。11月2日,大眾網記者來到王書平的畫室,聽他講述他經歷的一個個不平凡的故事。
藝術萌芽:
看戲是兒時唯一文化娛樂,占不到好位置就去爬柴火垛
“這是十二生肖的臉譜,這是雞年賀歲的臉譜掛件”。11月2日上午,一來到王書平的畫室里,清瘦和藹的他就拉著記者看他的作品,環(huán)視畫室周遭,不光有各種各樣的臉譜,還羅列著根雕、手工模型等工藝品。
“我是一名臉譜文化愛好者與傳播人,也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受益者!蓖鯐礁嬖V記者,出生于1964年的他是濟南“土著”,是歷城區(qū)港溝鎮(zhèn)石廟村人。小時候,他從沒想過長大要做什么,每天和其他孩子們三五成群,漫山遍野地撒歡兒,在那個生活物質匱乏的年代,他唯一的文化娛樂便是看戲。當時十里八村只要搭臺唱戲,必定是不能少了他的。他每一次一定要早去,只為在前排挑個好位置,若去晚了看不見戲臺子上面演的啥,就急火火地爬上柴火垛登高望遠,扯著脖子為演員們“吶喊助威”。
直到現在,他也忘不了第一次看戲時的場景,當時演的是《大鬧天宮》,只見演員們畫著精致的妝容,戴著華麗的頭飾,穿著鮮亮的服飾,咿咿呀呀地唱起來。聽著樂隊鑼鼓齊鳴,看著演員上下翻飛,他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當時我暗下決心,如果以后有機會,一定要走藝術這條路!
艱辛求學:
多次想輟學減輕家庭負擔,最感謝父母堅持讓自己讀書
王書平記得,他小時候,父親在山東五七藝校(山東藝術學院前身)當裝裱師,很少回家。母親一個人在家拉扯著三個孩子,還要去生產隊掙工分養(yǎng)家,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妹妹是在趴在我的背上長大的。”作為家中的長子,照看弟弟妹妹便成了他每天的常規(guī)任務。妹妹從1歲多便由他照顧,當時弟弟才3歲,他每天背上馱一個,手里牽一個,眼巴巴地盼著母親上工歸來,那一年他只有 9歲。
“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是上學!蓖鯐綇男〕煽儽忝星懊墒悄菚r農村學校沒有好的教育氛圍。上小學時,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地輟學回家,到升初中那一年,原本30多個人的班里就剩下三四個人了。作為懂事的孩子,他體會到父母不易,多次向母親提出要輟學,分擔母親的家庭壓力,但父母堅持讓他讀書。
初中在離家4公里外的港溝鎮(zhèn),需要住校,家里沒有交通工具,他只能徒步上學,背上一周的干糧,一走就是一個多小時!澳莻時候并不覺得條件有多苦,只是想早點挑起家里的擔子。特別幸運的是,我的父母堅持讓我上學,這讓我沒有中斷了求學的路,為我以后考大學、從事藝術事業(yè)打下了文化基礎。”
命運轉折:
通過高考到戲曲學校深造,對文化藝術的熱愛愈加強烈
“我的人生并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通過高考上學是我一生最大的轉折點!蓖鯐教寡,是高考改變了他的命運。
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這給了家庭背景和人生遭際各不相同的一代青年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1981年,王書平考入山東省戲曲學校舞臺美術專業(yè),從此踏進了藝術殿堂的大門!拔夷苡袡C會進入藝術學校深造,真的是趕上了好政策,搭上了改革開放的順風車!
進入山東省戲曲學校,他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素描、道具設計制作、舞美布景、民間藝術及手工藝制作等科目。當時班里16個人,在專業(yè)學習上都很用功,同學們你追我趕,學得“如癡如醉”,經常畫素描畫到凌晨!皩W習氛圍有了,就有了一股無形的動力”。
無獨有偶,當時戲曲專業(yè)和舞臺美術專業(yè)實行“結對子”模式,戲曲專業(yè)只要有演出,他們就設計舞臺布景和道具,借這個機會,他更深入地了解了戲曲文化,也過足了“戲癮”。1985年,他加入電視劇《八仙過!窋z制組,負責道具制作工作;上世紀90年代初,他還參與了蓬萊“八仙過!本皡^(qū)人物塑像及道具的制作。這些經歷,讓他對文化藝術的熱愛更加“一發(fā)不可收拾”。
用筆追夢:
創(chuàng)作臉譜完成兒時夢想,弘揚國粹努力去做非遺傳承人
在戲曲學校的艱苦訓練,加上在工作中的勤奮鉆研,讓王書平打下了堅實的繪畫與手工創(chuàng)作的基本功,這也讓他有能力去實現從兒時就埋藏在心的愿望——把舞臺上的戲曲人物畫出來。
一開始,他喜歡翻看檔案書籍,收集臉譜圖樣,沒事的時候聽聽戲曲,但是心中越看越癢,越聽越“難受”,到了2000年,36歲的他終于“忍無可忍”,拿起畫筆試著畫起了戲曲人物的臉譜。他先是在紙上創(chuàng)作,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蛋雕,便試著將臉譜轉移到蛋殼上,發(fā)現效果很好,作品更具觀賞性。他繼續(xù)研究探索,有一天突發(fā)奇想,他用泥巴捏成了人臉模樣,灌注硅膠制成模具,最后注入石膏做成了臉殼模子。
“在平淡無奇的臉殼模子上勾勒上精致的五官,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蓖鯐秸f,有了合適的模子,畫起臉譜來就更得心應手了。18年來,他已經創(chuàng)繪了1000余幅臉譜繪畫作品,并多次在省內獲獎。
“所學所練讓我有了技能去畫臉譜,我會努力去成為臉譜這個非遺產品的傳承人!爆F在,工作之余他便帶上作品全國參展,“傳播戲曲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臉譜,我愿意把弘揚國粹當做一生的事業(yè)來干,為非遺的傳承出一份力!
大眾網濟南11月8日訊11月8日上午,由全國工商聯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全國工商聯主席高端峰會在濟南開幕。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福,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湘平,東岳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宏等知...[詳細]
11月7日,濟南市新能源電動出租車在濟南公交恒通出租公司正式掛牌,這也是濟南首個純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點,同時首批兩輛電動出租車也正式投入運營。數據顯示,深圳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超12萬輛,其中包括4.9萬輛新能源私家車、1.6萬輛純電動公交車、1.3萬輛純電動...[詳細]
進入11月以來,濟南交警全員上路,組織了一次長達一個月的平安16號嚴查行動。11月5日14時,民警在華陽路查獲一輛牌號為魯A***FF的小型汽車,駕駛人索某波經呼吸檢測酒精含量為103mg/100ml,涉嫌醉酒駕駛。[詳細]
輕執(zhí)一桿筆,在臉譜模子上輕輕勾畫,筆起筆落,流水行云,一副活靈活現的臉譜工藝品就誕生了,這些作品的作者就是山東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教授王書平。從一個喜歡看戲的農村娃到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從嘗試畫臉譜到擁有1000多件作品的“臉譜大王”,他的藝術人生可謂是曲...[詳細]
“現在村里不只有‘萬元戶’,還有許多‘十萬元戶’,而且?guī)缀跫壹叶加兴郊臆嚵耍 ?0月24日下午,商河縣玉皇廟鎮(zhèn)瓦西村黨支部書記常延富站在甜辛路旁,看著一排排大棚連聲感嘆。甜辛路是瓦西村的一條主路,這條路曾經“五步一小坑,十步一大坑”,現在則是一條寬闊...[詳細]
西職東住,職住分離。上下班通勤時間長、車內人多擁擠、高峰期道路擁堵,開車出行成本高且污染環(huán)境等等是困擾上班族的難題。不過,好消息來了,定制公交S176來了,風岐路南段、興港路、雪山路周邊小區(qū)業(yè)主上班不用愁了。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