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胡中喆
濟南黃河隧道項目建設者將一根根鋼筋焊接好 新時報記者殷玉國 攝
5月1日,新時報記者在濼口浮橋南端、濟濼路北頭的濟南黃河隧道建設工地看到,800多名頭戴紅黃藍安全帽的建設者正頂著烈日搶工期,確保濟南黃河隧道2021年通車。
“黃河隧道工程南岸部分,分別由盾構機接收井、預留的汽修廠地鐵站、地面公路交通和地鐵融合并入地下的合建段組成,設計消耗混凝土28萬立方米,使用鋼材總量將近5萬噸!睗宵S河隧道南岸項目經(jīng)理赫德亮說,“按照平均14號鋼筋計算,可以圍繞地球赤道一圈多。工程各種樁基總長35.6萬延米,其深度可以穿透地殼21次!
據(jù)了解,濟南黃河隧道采用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技術,濟南黃河隧道項目部專門針對黃河特殊地質(zhì)量身定做了兩臺盾構掘進機,盾構機單機長166米,重3700多噸,刀盤直徑達15.76米。為接收這兩臺盾構掘進機,隧道南岸的接收井基坑深度近36米,其加固周邊的墻體最深達56米,超過了17層樓的高度,是目前山東省乃至全國所有穿越黃河工程中的最深最寬基坑。
“2021年通車目標絕不能變,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边@是濟南黃河隧道建設者的共識和決心。濟南黃河隧道項目不僅在優(yōu)化施工方案上下足了功夫,還在人材機上加大了投入,特別是在施工組織上、激發(fā)人的主觀能動性上找抓手、挖潛能,階段性發(fā)動勞動競賽、百日大干活動,有力保障了施工進度。
記者了解到,為把疫情耽誤的三個月工期搶回來,預防疫情過后人力荒,保證復工后的施工力量,濟南黃河隧道項目施工方中鐵十四局在春節(jié)過后就著手“預訂”“農(nóng)民工”,投入幾十萬資金備足了防疫用品。
疫情得到控制后,中鐵十四局點對點專車往返工地接人,設置了80多間隔離房,積極和醫(yī)院合作,把醫(yī)院檢測查體設備搬到施工現(xiàn)場,建立了工地臨時“小醫(yī)院”,對返崗復工的1200多名建設者進行了核酸檢測。
據(jù)了解,“穿黃”是濟南的第一條穿黃隧道,是濟南邁入“黃河時代”的龍頭工程。
和平路甸新東路路口的圍擋已打開,工作人員正在給進入的市民測量體溫。閔孝西路連接閔子騫中路與山大南路,因為疫情期間,閔孝西路北頭豎上了綠色的圍擋,這條路不能進入山大南路,現(xiàn)在路口處停著兩輛私家車,而該處原本是禁停位置。各個小區(qū)門口圍擋越來越少,但是路側的圍擋[詳細]
(□記者王德琬報道) 5月2日早8點40分,馬現(xiàn)岷駕駛著K109路公交車,從濟南西站公交樞紐出車,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今年2月開始,馬現(xiàn)岷作為帶頭人參與到了分流濟南西站乘客的工作中去,每天負責運送下了高鐵的乘客。[詳細]
今天是“五一”假期第二天,記者從濟南野生動物園獲悉,假期期間園區(qū)三處入園門口暢通無阻,西門入園可以免費停車。自駕進園成為游客首選,在私密空間內(nèi)看羊駝在草地上賣萌,袋鼠嬉戲玩耍,感受最地道的動物森林風貌。[詳細]
濟南黃河隧道項目建設者將一根根鋼筋焊接好 新時報記者殷玉國 攝 5月1日,新時報記者在濼口浮橋南端、濟濼路北頭的濟南黃河隧道建設工地看到,800多名頭戴紅黃藍安全帽的建設者正頂著烈日搶工期,確保濟南黃河隧道2021年通車。[詳細]
段女士找飯店的時間,海底撈火鍋濟南泉城路店內(nèi),一個傳菜用的機器人在店內(nèi)不停奔波!薄 」坠曛、分餐自取、店內(nèi)消殺、隔座就餐等一系列防控疫情的安全措施正在山東眾多餐飲企業(yè)中實施。[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