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于琳琳
近日,濟南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公布2月全市道路顆粒物排名。
為提升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水平,促進全市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持續(xù)改善,根據(jù)《濟南市道路顆粒物排名辦法》,濟南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對全市2024年2月道路顆粒物污染情況進行了排名,以城市道路為載體對道路空間范圍內(nèi)顆粒物污染狀況進行量化評價。
萊蕪區(qū)紅色路段最多
2月,全市共有1350條路段走航監(jiān)測數(shù)據(jù)(PM10、PM2.5)達到排名要求。PM10紅色路段最多的為萊蕪區(qū),占全部PM10紅色路段的44.8%,PM10綠色路段最多的為歷下區(qū),占全部PM10綠色路段的23.0%;PM10紅色路段主要集中在鵬泉東大街、汶河大道、龍?zhí)稏|大街、鳳凰路、大橋南路。
PM2.5紅色路段最多的為萊蕪區(qū),占全部PM2.5紅色路段的71.6%,PM2.5綠色路段最多的為歷下區(qū),占全部PM2.5綠色路段的25.9%;PM2.5紅色路段主要集中在汶河大道、長勺南路、鵬泉東大街、魯中東大街、龍?zhí)稏|大街、大橋南路。
槐蔭區(qū)環(huán)比改善最大
綜合排名為各區(qū)道路顆粒物濃度現(xiàn)狀和環(huán)比改善情況的綜合評分排名。
2月,綜合排名由前向后依次為槐蔭區(qū)、市中區(qū)、歷下區(qū)、章丘區(qū)、高新區(qū)、天橋區(qū)、歷城區(qū)、長清區(qū)、濟陽區(qū)、萊蕪區(qū);現(xiàn)狀排名由前向后依次為歷下區(qū)、市中區(qū)、章丘區(qū)、槐蔭區(qū)、高新區(qū)、歷城區(qū)、長清區(qū)、天橋區(qū)、濟陽區(qū)、萊蕪區(qū);環(huán)比改善排名由前向后依次為槐蔭區(qū)、天橋區(qū)、市中區(qū)、歷城區(qū)、章丘區(qū)、高新區(qū)、歷下區(qū)、濟陽區(qū)、長清區(qū)、萊蕪區(qū)。
大橋南路、龍?zhí)稏|大街等路段PM10污染較突出
2月,根據(jù)全市道路顆粒物排名路段情況,PM10污染較突出的20條路段中萊蕪區(qū)數(shù)量最多,為12條,主要位于大橋南路、龍?zhí)稏|大街、汶陽大街、鳳城東大街、長勺南路、汶河大道、香山路、原山路。
各路段情況表:
?。先請笥浾撸何?圖 馮瑜)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于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