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楊童童
海報新聞記者 金立紅 儀首歌 濟南報道
6月中旬,恰逢夏糧收獲、秋糧播種的換茬時期,遲遲不來的雨和居高不下的氣溫讓靠天吃飯的農民焦急不已。山東多次發(fā)布高溫預警,連續(xù)高溫與干旱中,秋糧播種該如何進行?濟南市濟陽區(qū)有幾個村子找到了良方。
6月16日上午,濟南市濟陽區(qū)稍門村,小麥豐收后的田地里還有麥茬,但已有大型播種機在進行玉米的播種?!稗Z隆隆”的聲響過后,玉米被均勻地播種在距離地面3-4厘米的土壤中,“玉米播硬茬,有利于保墑保水,而且有利于玉米根系順著小麥根系生長?!痹谶B續(xù)高溫的天氣下,山東魯供豐農農業(yè)服務有限公司經理李家賀用這種方式幫助該村破解播種的難題。
播種機正在播種
播種機播種的效果如何?該公司技術員莫龍飛手拿一把小鏟子,走在剛播完種的土地區(qū)域,通過刨土隨機檢查播種情況,“肥料在地面15公分左右,玉米種子離地面3-4厘米,每兩顆種子間距21.4厘米左右,這樣種子既能吸收營養(yǎng),也能保證很好地出苗。”
硬茬播種
記者了解到,濟陽區(qū)至少有三個村莊使用了來自山東魯供豐農農業(yè)服務有限公司的大型農機,“我們把濟陽街道幾個村子整合起來,通過土地托管的方式讓土地成方連片,我們再用大型機械進行播種,既節(jié)約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方便統(tǒng)一管理?!?/p>
而在距離稍門村不遠的羅家村,則已進入了土地澆灌階段,記者在田里看到,隨著兩臺卷盤式噴灌機不停歇地工作,播完種的土地逐漸“喝飽了水”。
卷盤式噴灌機正在工作
“黃河水是昨天來的,地是今天澆的!”李家賀告訴記者,玉米播種后緊跟著噴灌澆水,能保證玉米的出苗率,“噴灌機一次能噴灌大概70米遠的距離,這片區(qū)域噴灌3小時左右,河水就可澆透深達15cm的土壤,我們只需要隔幾個小時移動一下噴灌機就可以?!?/p>
此外,李家賀告訴記者,為了和干旱天氣“斗爭”,他們天亮就開始作業(yè),直到深夜才結束一天的工作,“我們盡量安排在早上和晚上進行播種和澆水,避開高溫天氣,利用我們的大型機械打破老百姓秋糧播種的困境。”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楊童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