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當下的城市生活中,“寵物”成了不可忽視的存在。在人與動物生活互融的新趨勢下,“寵物友好”指向一種更深度的人寵相伴的需求——在更多的生活場景下,想要跟寵物在一起。
與需求的升級相伴的是商業(yè)形態(tài)的迭代,“寵物友好”場所日漸增多。
近日,新黃河記者在實地走訪中了解到,如今濟南的“寵物友好”場所正在升級,從最初的“貓咖”“狗咖”到餐廳、商場,當貓貓狗狗成為人類日常生活中無法回避的新成員,越來越多的人正加入其中,試圖尋找寵物友好的新邊界。
“懷著一顆真心,帶著真誠,以及相互尊重”
楊女士在濟南經營一家名為“禾序居酒屋”的日料店。它雖然沒有“寵物友好”標識,卻在養(yǎng)寵人士之間口口相傳。
“懷著一顆真心,帶著真誠,以及相互尊重?!睏钆空J為這是經營一家“寵物友好”餐廳的關鍵。她深知,要成功運營這樣一家寵物友好型餐館,除了經營者外,更要得到養(yǎng)寵群體的理解和支持。為此,楊女士制定了一套簡單卻十分重要的行為準則——每位帶著狗狗進入店內的客人都必須系好牽引繩,防止其隨意奔跑影響他人;嚴禁讓寵物直接跳上餐桌或者椅子,以維護公共財物和個人安全。讓楊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大多數熱愛自己寵物的朋友都能遵守這個小小的規(guī)則。
雖然最初有些忐忑,但在貫徹寵物友好方面,餐廳進行得還算順利,楊女士告訴記者,她的餐廳分為上下兩層,一層是敞亮開闊的開放式,二樓則是一個個加了隔斷的隔間。為了保證其他食客的用餐體驗,楊女士會特別安排帶寵物的客人在二樓就餐,只要有時間,店內還會給寵物提供飲用水、三文魚邊角料或者蒸好的雞胸肉。而當它們離開后,工作人員會進行打掃,用消毒液進行噴灑殺菌處理,以確保衛(wèi)生。
在寵物身上尋找情感錨點
在城市人的生活里,動物成了不可忽視的存在。據《2023—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yè)白皮書》數據顯示,全國“寵物經濟”產業(yè)規(guī)模去年達到5928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44%,其中城鎮(zhèn)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guī)模為2793億元?!皩櫸锝洕薄叭藢欔P系升級”這樣的概念已經不新鮮,今年以來,人與動物的生活互融成為一個無法忽視的新趨勢。
新黃河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相較于餐飲店,濟南的大多咖啡店更傾向于“寵物友好”,不僅咖啡店歡迎寵物,很多店主會將寵物養(yǎng)在店內。在花園路一家叫作“小恐龍咖啡”的門店里,有一位“狗狗店員”叫薯條,是店主楊先生的愛犬?!澳芘惆槲业墓罚瑤е习?。”楊先生說,這是他開咖啡店的初心。
懷著對寵物真正的愛,楊先生把店做成了寵物友好咖啡店,讓更多和他一樣的愛寵人士可以把自家“毛孩子”帶出門社交。他也因此結交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小薯條”在獲得主人更多陪伴的同時,也能認識一些小狗朋友。新黃河記者看到,咖啡店內,每一處細節(jié)都展現“寵物友好”的理念。有小寵物光顧時,店里還會分享給寵物客人零食,提供貼心的友好體驗。為了確保到訪的客人能擁有舒適的體驗,楊先生在置物臺上準備了衣物粘毛器。他希望,無論是帶寵客人還是普通客人,都能在這里享受到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
年輕人在寵物身上尋找存在意義,尋找情感錨點,尋找家庭的感覺。這樣深度綁定的情感,也迫使寵物更多地融入年輕人的生活。
每周,楊先生都會收到客人的反饋,贊同他寵物友好咖啡店的經營形式。楊先生認為,這樣的商業(yè)模式不僅對社會有益,也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潮流趨勢。
寵物友好商場出現
“兩條尾巴”是一個探索人與城市動物和諧共處生活方式的線上社區(qū)平臺,它的一個主要產品是制作上海的寵物友好地圖,發(fā)布在小程序上,不斷更新。其聯(lián)合主理人正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最近上海新增的寵物友好商戶70%是餐飲類?!斑@更多還是和主人的社交需求有關,人出門聚會,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約個地方吃飯聊天,喝點東西,順便可以帶著狗狗社交。這樣的商戶實行寵物友好策略,復雜度也最低。其次是希望與特定社群建立聯(lián)結的商業(yè)綜合體,或多或少,至少都在往這個方向靠攏?!?/p>
不久前,位于濟南市區(qū)東部、號稱“寵物友好型商業(yè)綜合體”的濟高·世茂芯環(huán)中心開業(yè),該綜合體在對外宣傳文章中表示,其作為濟南新晉商業(yè)綜合體,率先引領寵物友好新潮流。新黃河記者實地走訪中發(fā)現,它不僅有專為攜帶寵物設計的電梯,還設有專門供寵物玩耍的區(qū)域,目的是為寵物愛好者打造一個全新的社交和休閑空間。
新黃河記者注意到,該商場規(guī)定,進入的狗狗其肩高不得超過40厘米(約等于成年小型犬體型)。
新黃河記者了解到,目前“寵物友好”文化在濟南發(fā)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業(yè)內人士表示,想要進一步發(fā)展“寵物友好”,除了要增加“寵物友好”市場規(guī)模,還需要餐飲店、酒店等更細致地考慮寵物自身。不僅如此,還需要“寵物家長”、公共場所與相關政策形成一股合力,寵物友好商圈才能進一步擴大,寵物友好也才可以不再“靠愛發(fā)電”。
(新黃河客戶端記者薛冬 實習生宋曼秋 李傳浩)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逸群
01濟南黃河北岸,改變正在發(fā)生。這幾天去了一趟黃河北,一路走下來,看到了前不久同時通車運營的濟南黃河大橋新橋、濟南黃河齊魯大橋,正在加速建設的黃河體育中心,即將在12月26日開診啟用的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北院區(qū)……什么感覺?黃河北變了!起步區(qū)成形起勢更加具象化[詳細]
張榮墓中室近日,國家文物局編著的《全國基本建設考古和文物保護優(yōu)秀案例》正式出版,濟南市考古研究院承擔的元代濟南王張榮家族墓地原址保護項目成功入選?!笆奈濉币詠恚鞯芈鋵嵵修k、國辦《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關于在城鄉(xiāng)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詳細]
當下的城市生活中,“寵物”成了不可忽視的存在。在人與動物生活互融的新趨勢下,“寵物友好”指向一種更深度的人寵相伴的需求——在更多的生活場景下,想要跟寵物在一起。近日,新黃河記者在實地走訪中了解到,如今濟南的“寵物友好”場所正在升級,從最初的“貓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