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楊童童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記者 賀輝 張珈瑋 濟南報道
10月10日凌晨0:20,黃河濟南濼口大堤,秋雨過后河風吹過,呵氣成霜。幾名巡堤人提著手電筒,不時朝河面、根石照射,查看河勢變化。幾條強光手電的光束集中在洶涌的河面上,也只能看到十幾米外渾濁的水流,再遠了就是一片漆黑。3.6公里的濼口險工段走一遍下來,巡堤人的身上已是汗津津的。
凌晨的黃河濼口大堤,秋雨過后呵氣成霜。
濼口險工是離濟南市區(qū)最近的黃河險工段,其中尤以14號大堤最為緊要,巡堤人的值班板房就建在這里。河水咆哮著從西北向東南涌來,河道在這里急劇變窄后轉(zhuǎn)向正東,湍急呼嘯的水流猛烈撞擊著14號大堤的根石,在下游河道形成一個個漩渦。
濼口險工位置(紅圈處為14號壩)
今天凌晨輪班巡堤的,是濟南天橋河務(wù)局工作人員小杜和來自李莊社區(qū)的幾名民兵。民兵們白天都有本職工作,凌晨2點換班回家補個覺,天亮后還要奔赴各自的崗位。
1994年出生的小杜叫杜昭翰,棗莊人,平時就負責濼口段。每隔2個小時,小杜就要和幾名民兵巡視一圈大堤,檢查河勢變化以及壩體是否有折陷、坍塌、裂縫。沿著陡峭的臺階走下14號大堤后,巡堤人員對這里的根石進行重點檢查:“這里是大流頂沖的位置,根石比較容易走失,需要特別關(guān)注。”小杜說,探測根石就是用探水桿探摸水下的根石,檢查根石有沒有被激流沖走。因為要與河水零距離接觸,即便白天檢查時也要在腰間綁上安全繩。
強光手電集中在洶涌的河面上,也只能看到十幾米外渾濁的水流。
“肯定不給她說去哪,只說在大堤上轉(zhuǎn)一轉(zhuǎn),探摸根石這種不能告訴她?!毙《耪f,對象知道他的工作有一定危險,所以不能說太詳細。從9月30日進入防汛狀態(tài)開始,天橋河務(wù)局就統(tǒng)一取消了國慶假期,小杜本來計劃的國出游也擱淺了。這幾天,隨著汛情的持續(xù),社會關(guān)注度也明顯提高,小杜說對象的態(tài)度慢慢從埋怨變成了支持:“內(nèi)心肯定有些失落,但還是要承擔起這份責任?!?/p>
小杜說對象知道他這份工作有一定危險,所以“探摸根石這種不能告訴她”。
50多歲的蘆愛平是當天巡堤的民兵“小班長”,家離大堤就四五里路。生在黃河邊、長在黃河邊的他,年輕時也曾是生龍活虎的弄潮兒:“十來歲的時候,水大了也敢跳河里游泳,看見黃河就覺得親切?!碧J愛平說,現(xiàn)在他也不敢讓家里人知道下堤壩的事,“給家屬就說在壩頂上執(zhí)勤,不到下邊(根石)來。你看這水呼嚕呼嚕的,挺嚇人的”。
蘆愛平生在黃河邊、長在黃河邊,十來歲時敢跳進河里游泳弄潮
與蘆愛平同村的“河叔”名字里就有個河字,他還清晰記得小時候引黃灌渠澆地的場景,夏季種稻、冬季種麥,靠著黃河水的澆灌,莊稼才得以豐收。面對這次幾十年不遇的大汛情,“河叔”說守大堤就是守家,辛苦點無所謂,只要安全就行。
說起孩子的關(guān)心,“河叔”臉上洋溢著笑容
“小時候成天在河邊玩,父母擔心,一遍遍地囑咐千萬別下河?!笔耪呷缢梗橹找贡加康狞S河,如今已經(jīng)50歲的“河叔”也從當初貪玩的孩子變成了沉穩(wěn)的父親,完成了人生角色的轉(zhuǎn)變:“家屬對黃河也很熟悉,最擔心我的倒是孩子,知道我來巡堤,都囑咐我別離太近。”說到這里“河叔”臉上洋溢著笑容。
時間到,巡堤人熟練地穿好救生衣,拿起手電筒、探水桿和安全繩,再次走出板房,身影消失在大堤的夜色中。